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由阎肃等编剧,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作曲。该剧以共产党员田玉梅为核心有机地构造了田玉梅与马家辉等敌人殊死斗争、与自己女儿的生死离别、团结和领导群众共同抗敌、为帮助和掩护游击队英勇献身四条线索,塑造了田玉梅一名平凡党员不平凡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示了以田玉梅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所具有的那股坚定勇敢、不怕牺牲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歌颂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和气概,以及面对死亡威胁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传递出了党性的光辉。有人说,这部剧是中国式的“圣女贞德”传奇,他表现了在伟大信念面前人们对生、死、爱的抉择。该剧以生活和艺术的真实,给观众以心灵震撼。
这部《党的女儿》歌剧,虽然写的是历史,但对照的却是今天。可以引导人们回顾我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用田玉梅等共产党人的形象来激励广大党员树立信念,追崇高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通过对该剧的观摩,从田玉梅身上可以使广大党员获得更为直观的党性修养教育,从而加强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的理解领悟和把握。
一学对党忠诚。我们每一位党员在入党时都会向党旗宣誓要对党忠诚,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田玉梅在侥幸逃离死神的魔掌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苟且偷生,不是去找自己的女儿,而是要去找党组织。“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这体现出了她的党性觉悟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剧中田玉梅三次吟唱的“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越,一路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叨体管它道路平不平。”正是她个人的写照。
二学坚决斗争。在发现马家辉可能叛变革命之后,田玉梅积极同七叔公沟通,揭穿了马家辉的丑陋面目。同时,帮助因丈夫马家辉叛变而精神失常的桂英又恢复了常态。“位卑未敢忘忧国”。田玉梅虽然只是个普通党员,在原区委书记已经叛变,大批党员遭到屠杀,党组织被破坏的危急境况中同马家辉展开了革命斗争。正所谓“做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这是我们每位普通党员都应该学习的。
三学联系群众。田玉梅、七叔公和桂英连夜上山去找游击队报告敌情,可游击队已经转移。在与党组织失散的情况下,田玉梅带领桂英和七叔公,三人自发地成立了党小组,由玉梅当组长,领导群众坚持斗争。并且积极筹措游击队亟须的盐和咸菜,并由七叔公向游击队汇报了敌军的埋伏情报。胸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在田玉梅身上体现出了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我党优良工作作风。
四学理想信念。田玉梅和桂英在为游击队筹盐时,被马家辉发现。她们勇斗叛徒,桂英为了掩护田玉梅马家辉杀害。马家辉也被及时赶来的游击队交通员小程击毙。但枪响引来了敌军,田玉梅为了保护小程,被白军抓住。田玉梅视死如归,不被敌军的威逼利诱所动摇,怀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携女儿鹃妹子慷慨赴义。“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田玉梅身上展现出了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理想信念英勇献身的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千千万万党员的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换来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女儿》所张扬的英雄主义情绪和为信仰献身的精神,正是生活在今日的党员应该学习和推崇的。“世治则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许不再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共产主义信仰,但是更需要用共产主义信仰修养自己的身心。我们要全心全意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入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觉悟程度。更要以积极地态度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建设的专业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藏昌都班党支部 张颖
2016年6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