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栏
◇院务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专栏 > 院务信息公开
 
教材建设规划
日期:2011/6/2  浏览次数:19559

 

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建设是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特制订学院教材规划如下:
  一、我校教材建设现状
  目前,我院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和技能训练课的国家级规划和市级教材使用率还很低,由我校教师主编与参编的出版教材数量也很少,在教材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新设置专业的一部分课程无国家规划教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规划教材的使用率;教师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重点教材还不多;教材形式的多样性还不够等问题。因此,随着我校新设置专业的逐渐增加,教材建设工作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
  二、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下发文件中有关教材建设的基本精神和其他相关文件的基本精神,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教材建设作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教材建设与教学、科研相结合,提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力争出版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又符合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用性强、质量好的教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促进发展。教材建设要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为依据,正确把握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时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2、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投入能反映本校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教材。鼓励有条件的系(部)、教研室和高水平的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讲义,填补学科专业空白的新教材,以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教材。
  3、立体化配套。同一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教材要配套;同一门课程的理论教材、实践教材也要配套;编写体现改革创新的实践教学教材,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
  4、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一些适合我校相应课程的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
  三、教材建设的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促进推广选用;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
  四、教材建设的任务
  1、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精品教材的编写工作,不断提升我校教材建设的水平层次和竞争力。
  2、制订教材编写出版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使我校自编教材建设工作保持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要紧密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需要,大力推进电子教材建设,努力构建立体化教材。
  4、重视并加强辅助教材建设工作。在重视开展规划出版正式教材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非正式出版教材的编印工作。
  5、开展好优秀教材评选,组织好院级优秀教材申报评选工作。
  6、做好教材选用、征订工作。要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及面向21世纪教材等各类优秀教材,进一步提高国家规划教材、重点教材使用率。
  7、注意搜集保存教材信息和教材样本,并以教材陈列室等形式为我院师生提供相关信息。
  五、增强规划教材的激励机制
  为保证学校教材建设规划的实施,学校要加大对教材建设经费的投入。凡列入国家级、市级重点、精品教材,学校将组织力量编写并给予经费资助。各系(部)、教研室要为编著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定扶持政策。
  为促进我校教材建设,学校将进行校级优秀、精品教材的评奖活动。评选出的校级优秀或精品教材,学校将推荐其参加市级和国家级优秀教材的评选。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学校的教育和课程建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各系(部)、教研室要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
 

学院概况 | 招生就业 | 组织机构 | 党建专栏 | 教育教研 | 新闻公告 | 校园生活